我们今天谈互联网+,谈互联网思维,谈这营销那营销,各种高大上词汇:O2O、P2P、物联网、二八理论、社群电商…仿佛只要懂得这些理论,就掌握到了成功秘笈,现实却是,把粉丝经济和口碑营销做得很好的,往往不是互联网人。
不管是做新媒体、互联网+,还是做营销、做策划,实战非常重要。
剖析:当我们讨论营销,我们在讨论什么?
营销到底是什么?在我看来,销是销售。营是什么呢?营造有利的形势。
当你的目标是为了促成销售,那么营销的目的就是营造有利于销售的形势;而当目标变为品牌曝光,那么我们营造的就是有利于品牌的形势。
通过什么实现呢?策划和文案。所以,我总是把文案、策划和营销绑在一起来讲,我认为这三者是不分家的。
营销的最高境界:把一个原本小众的需求变成刚需,把一个原本平淡的东西赋予内涵、情感乃至信仰。
下面我们来分享一个案例,怎么样让一个小众产品,变成高价商品–钻石。
本来一个简单的石头,怎么变成求婚比用,结婚必备的神圣象征。
其实就用了4步,让钻石产生了近乎宗教信仰般根深蒂固的观念。
1.首先制作稀缺性,物依稀为贵
时间退回到146年前,戴比尔斯兄弟在南非发现了大型钻矿。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情,就是遣散数千名工人,同时封锁消息。利用信息不透明,人为营造钻石稀缺性,保证高利润。
2.价格定位,产品的价格不是他的质量决定的,而是定位决定的
紧接着,他们做了第二件事情:价值锚定。钻石刚出来的时候大家并不知道它值多少钱,但是当你看到它摆在爱马仕和LV的中间,包装奢华,我们潜意识会认为这是同等价值的东西。戴比尔斯的钻石,只出售给伦敦的极少数买家,由此在用户心中建立昂贵奢侈的印象。
3.制造舆论,品牌的宣传,才能呼应出价值
接下来,他们启动全球范围的舆论造势。巴黎、柏林、洛杉矶、东京的时装秀、发布会、颁奖典礼上,明星带着戴比尔斯赞助的钻石首饰红毯走秀,第二天媒体铺天盖地都是关于这方面的话题。通过舆论造势,进一步确立钻石的价值。
4.情感关联,故事远比介绍产品说明更能打动人心
最后,通过以上几十年铺垫,戴比尔斯让钻石成功地与婚姻和爱情发生关联:钻石恒久远,一颗永流传。这个连接一旦形成,产生了近乎宗教信仰般根深蒂固的观念。今天,在中国,有70%的人买第一颗钻戒是为了结婚,交换钻戒已经成为婚礼必不可少的环节。
当我们讨论营销,我们在讨论什么?我们可能会想富有场景化的文案,也可能考虑具体呈现的方式,而营销的第一步,应该在战略层面。
▲
社会化营销下的金字塔模型
金字塔模型来源于《用户体验的要素》这本书,我发现同样适用于营销理论。
当我们实施一场营销,首先应该考虑战略层:我们为什么做营销?我们面向哪些人做这场营销?我们到底想达到什么效果?是流量还是销售还是品牌?
往上是感受层:我们期望和预估网民有什么反应?
再往上是内容层:我们需要在什么节点包装什么样内容?
最上面是表现层:我们以什么方式呈现?H5页面还是户外广告?视频还是直播?
用户体验路径上自上而下,而我们做营销,要习惯自下而上思考问题。
营销的正确步骤是什么?
1.网民心理
营销的主体是用户,营销第一步,是对用户心理**察。
我们讲用户需求,往往会提到这个熟悉的图: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。
▲
理论马斯洛需求
人最基本的需求是生理需求,食物、房子、睡觉;再往上是安全需求,安全感、健康、工作、金钱、物质;再往上是社交需求,家庭、朋友、爱情、婚姻;再往上是尊重的需求,美好、幸福、具有普适价值的东西。那最上面是什么呢?最上面是自我实现的需求,成功、自由、公平、梦想。
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我们提供的分析模型,依然适用于当下。
问大家两个问题:
第一:1000元优惠券和降价1000元是一样的吗?
第二:2元红包和2元人民币是不是具有相同的价值?
先说第一个,我们首先要分析,降价有什么坏处。
1)降价容易调价难,当你调回原价时,用户会认为你在涨价
2)降价带动同行压价,造成行业乱象,大家都没钱赚
3)降价容易形成品牌滑坡的印象。
相比降价,优惠券完美解决这三大难题,而且从经济学来讲,发行优惠券能做到利润最大化,优惠券起到吸引潜在消费群的目的,做的是增量。
那么,2元的红包和2元的现金是一回事吗?可能有些朋友会说,对于我来说都是2块钱。
当你们公司发生日补贴,你满怀喜悦地拆开信封发现只有2块钱的时候,你会不会觉得公司太抠门;我们切换一个场景,我们现在这个群,半小时前发了一次红包,而你抢到了两块钱,你心里面又会怎么想?
同样的东西、同样的额度,在不同时候、不同场景下,表现出来的价值是不一样的。
这个微妙的心理反差,曾经让我们一个4小时的活动,转发量突破30万次,吸粉3万多。
▲
近期网络热词
大家看久一点就会发现,想要在这些热点词中挤出一个小缝,难度是有多大。当你操作一起营销,面对的竞争对手并不是那些垃圾广告,而是我所列举的这些网络热词。
这些热词为什么能火,而我们平时策划的就是火不起来?
我们都知道,现在网络传播的主体是80后、90后和00后。根据行业报告数据,90%的95后是不玩微信的,他们玩qq空间、玩贴吧、玩a站b站;同样的,80%的成年人通过微信建立社交。不同的场景,不同的平台,对应到不同的网络人群。
▲
一个经典段子
上面的段子更能说明问题:对于60后,我们父辈,是宁可牺牲生命也不出卖组织;70后的人是害怕牺牲生命,所以出卖组织,事出有因,无可奈何;80后,我们这一代人,是与其牺牲生命不如出卖组织,两害相权取其轻,非常自我;那么90后呢?90后是即使牺牲生命也要出卖组织,个性张扬,青春叛逆。
我们能理解90后的张扬,却无**解00后的逗逼:他白白牺牲生命,忘记出卖组织。
不同年龄层的代沟,有时候大到超乎我们想象。一个60后老板,可能无法做出让90后满意的营销;一个70后大叔,未必能体会95后孩子的世界。我有一个学生,他是95年的,有天他在朋友圈里面发了一个状态:我今天简直日了狗了!他爸爸看到了之后留言说:儿子怎么了?是不是最近压力太大了?(笑)
那么,年轻人的价值观到底是什么?在我看来是以戏谑的方式去颠覆成规。同样是关于《三国》的恶搞,80后的叫兽(《万万没想到》导演)虽然拍出了《刘德华大战周杰伦》这样笑料十足的短片;但面对90后剪辑的《丞相3分钟骂死王朗》鬼畜视频,也只有给跪!
裂变式传播原理
我们高中物理课,第一次接触到了原子弹的裂变原理:用中子轰击原子,会产生一种链式反应。这种链式反应,在营销上,就叫裂变式传播,典型代表就是微博和微信。
这两个划时代的产品诞生之前,我们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,主要是论坛和博客,满足基本的双向沟通。当微博出现之后,人与人之间的链接得到立体拓展,同时信息传递得以指数级增长。你可以将1条信息传递给完全无法想象到的一个人,比如习大大。
为了描述裂变式传播的逻辑,我制作了下面这张表:
▲
裂变式传播图
我把A命名为传播源,A就是你的公众号、头条号、微博;
B命名为激发层,B一般是你的铁粉、员工、家人朋友;
C命名为裂变层,也即朋友的朋友。
传播路径为:A到B,B到C,C到D……整个传播链非常长,但真正对后续传播有实际影响的,其实是前三层。一个传播能顺利走到C到D,则很有可能取得预期效果。
据我观察,绝大部分朋友圈传播是死于裂变层。当你的员工、朋友、铁粉转发后,并没有在他们各自的朋友圈形成再次分享,传播链中断,沦为小圈子自嗨。